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是偽命題

作者:張志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、全國政協委員

文章刊載於《明報》2024年4月11日

在兩會召開之後,大量外國政要接踵訪問北京,其密度之高,差不多是每兩天就有一位或一團到訪,而且許多都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接見。而在這一大批外國訪客之中,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艾利森(Graham Allison)也是其中一位。他和其他美國商界頂級領袖一起獲得習近平接見,並且獲點名發言。這種特殊的安排,當然有其政治原因。艾利森除了在與習近平會面時發言講話之外,之前一日更單獨與外長王毅見面。

而到京之後,艾利森首先出席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有關他的新書《跨越修昔底德陷阱:王輝耀對話格雷厄姆.艾利森 論中國與世界》(Escaping Thucydides’s Trap: Dialogue with Graham Allison on China-US Relations )發布會。艾利森在這些活動的前後,也接受了不少中外媒體採訪。所以艾利森今次到訪北京,相信是中國外交活動的一項精心部署。

個人暫時未有機會看到這本新書,但相信是輯錄其過去就中美關係訪問的談話和發表的文章。書的編者是王輝耀,而不是艾氏本人,跟後者在2017年所出版的書籍比較,兩者都是以其創構的「修昔底德陷阱」為重心,但其角度鋪排就大有不同。2017年出版的作品,名為《注定一戰: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?》(Destined for War: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’s Trap ?);而今次的新書,就以「跨越修昔底德陷阱」的直述句為主軸。與之前的主軸「注定一戰」,「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」只是一個提問,雖然都是用上類似的字句,但立場和主調就截然不同。

艾利森在上次新書出版時,曾經到港推銷新書,並且頻密約見香港商界人士。個人的判斷:他主要推銷的不止是他的新書,而是希望通過香港商界,向北京傳遞「美國可能準備一戰」的信息。由2017年開始,雖然美國經歷了大選並更替政府,但中美關係一直向下尋底。如果「和/戰」是中美關係的兩頭,在過去6年的變化發展,的確是向「終須一戰」的方向發展。而艾利森今次訪問北京,就從正面去演繹中美當前關係,那就是要避免一戰,亦可以避免一戰。

看了多個對艾利森的採訪,其實他並沒有提出任何確實可行的辦法,去令中美逃過一戰的厄運;他充其量是稱讚中美兩國領袖:他認為習近平和拜登都是成熟、聰明、睿智的政治領袖,他們可以平心靜氣,閉門討論兩國關係,這是正面解決問題的力量。而他再補充多一點,那就是中美兩國的軍事力量,「一戰」就代表毁滅——那不是兩國的毁滅,而是全世界的毁滅。

美國目前不會冒熱戰風險

艾利森這些說解,不是沒有道理,但卻不是現時才出現的道理。打壓中國,拜登不比特朗普手軟;見於中美關係,現時的狀况,就算不比特朗普落任時差,也一定不比那時好。而一位資深的新加坡外交家曾私下分享他對特朗普的看法,就是這名商人總統非常不愛打仗。見於特朗普的4年執政,實在又鮮有輕啟戰端。更何况,中美一戰的毁滅,就算不是厭戰之如特朗普,其他總統也不會選擇同歸於盡。

如果不把「戰」簡單演繹為戰爭,其實美國早已經向中國開戰,只不過這不是明刀明槍的熱戰!由貿易戰開始,再到金融戰、科技戰,美國的打壓從未停止。美國要把中國這個「老二」搞垮,不會選擇打仗。因為就算真的有軍事衝突,都不會是二戰時日本向美國本土進襲。現時的戰爭熱點是南海和台灣,選擇這兩處地點動手,美國的代理人固然無法抗衡中國的軍事力量;就算美國直接介入打一場有限度的戰爭,也是絕無把握。美國選擇軍事衝突而無勝算,那將要冒非常大的風險;打不贏,就要退出亞太地區。這個風險,美國目前不會冒。

如果中美必有一戰的「戰」是指熱戰的話,那就是一個偽命題。艾利森新書的要跨越中美一戰,那也是偽上加偽。因為中美領導人不會把全世界毁於一旦。但如果這個「戰」是指美國打壓中國的嚴厲手段,那貿易戰早在2018 年已經開打;而美國其他打壓手段,甚至10多年前已經展開。

至於艾利森在其他訪問中,也提到美國存在一個問題,就是美國政府內缺乏熟悉中國事務的專家。而台北「國安會」前秘書長蘇起在3月中的一個論壇也公開表示,華盛頓缺乏讀懂中國大陸的專家,這令美國沒有像以前應付蘇聯時建構的一套完整對華大政策,所以針對大陸的政策出爐得十分倉卒;美國政府甚至過度解讀中國大陸的野心,以為中國就像以前的蘇聯,拚命想向各地擴張勢力。

艾利森和蘇起的想法不謀而合,目前的困局,部分原因是美國錯誤理解中國。

美國不能接受的事實

個人對這種觀點非常有保留,俄羅斯和中國對「安全」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。俄羅斯拚命想擴張,土地多多益善,但中國卻無這種往績。中國與周邊國家達成邊界協定,其間犧牲了多少土地?這種犧牲,就是為了睦鄰,就是為了和平發展,最終也是為了地區安全。這是不用中國事務專家也可以得出的一致結論。

美國不能接受一個簡單的事實,就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,這只是對一個簡單的數字理解。對中國GDP(本地生產總值)的解讀,用不着麻煩懂中文、識漢語的中國事務專家。

(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)

推薦文章